首页 > 常规管理 > 正文
聚焦建班育人,关注教育叙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1日

001.jpg


1月19日下午,上海市第六十中学邀请了徐汇区教育学院德研员、德育正高级教师、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高中联盟主持人、长三角、上海市班主任基本功比赛评委张鲁川老师为全校班主任与德育骨干教师作《班主任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兼谈教育案例撰写》的专题讲座。张老师从教育哲学的高度,结合自身多年来对中小学德育和班主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为全体六十德育人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更为全体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指明方向。

讲座伊始,张鲁川老师对当下高中班主任工作的现状进行了精准分析。有些班主任只能看到班级现象停留在表层,是建班育人的非专业者。有些班主任能厘清班级现象背后的问题机理,是建班育人的专业者。而最高层次的班主任是基于前者,理解孩子的心灵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张老师指出:“生活是不可理喻的,不能从逻辑判断出发来对学生的言行进行价值判断,班主任的核心工作是分析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的成因,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和对策,在班主任教育实践工作中积累、形成案例。”他鼓励班主任注重现状诊断和问题反思,从日常“应付行为”、“经验行为”走向“探究行为”从而夯实班主任的基本功。

紧接着,张老师从案例《令人头疼的体育生》出发,带领全体班主任寻找案例中引发学生行为的本原问题,进而介绍了一个好的案例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揭示矛盾的标题、“事”的描述、“术”的分析、“道”德提炼。张老师指出:“教育案例的叙事始于建班育人过程中问题的发现,在“术”的分析部分要对案例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围绕案例提出问题进行评述、分析,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而挖掘故事中蕴含的教育学原理和规律,把感性上升为理性。多阅读《思想理论教育》杂志上班主任疑难问题的专栏,思考这些案例成功背后的原因,不要完全复制、照搬,要考虑到其成功的时空环境。

然后,张老师介绍了教育案例撰写时的注意点,以及它与教育故事的区别,提醒大家要叙事完整,一波三折,遵循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以小见大,并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随后张老师指出了教育案例的研究价值:“源于德,经由育,终于德,目标是以德育德,助力学生成长”。张老师又结合《宽容的力量》、《将信任进行到底》等案例,点拨所有班主任在我们不能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向时,不要做不专业或者负面的教育行为,避免成为“问题学生”升级的“帮凶”,在建班育人过程中要坚持公正是第一美德,要寻找公共利益与道德成长之间的平衡点,不要道德绑架和做“假大空”的德育。在张老师的专业引导下,全体班主任认真阅读教育案例,探寻德育本原问题,思考类似问题的解决对策,更对德育原理的前沿有了深刻的思考。

讲座为许多班主任提供了教育智慧,他们在随后的自由研讨环节中,都结合讲座内容与自己建班育人的实践,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王燕老师:

张鲁川老师的讲座干货满满,最引发我共鸣的就是他对成功教育案例的定义:能解决问题的案例不一定是成功的,检验案例是否成功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朴实接地气,充满了教师对学生无尽的关心与爱!我要把这个标准放在心上,指引自己的工作。

 梁亦迟老师:

有幸能听到张老师科学且生动的讲座,通过张老师分享的一系列教育案例,我对班主任的公平及责任意识有了新的体会,并且在如何写作案例分析上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张老师的讲座注重培养班主任的探究意识,关注棘手事件,鼓励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行为动机,为班主任及德育工作提供新的视角。

王佳琦老师:

当今班级管理、德育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已经随着时代的迁移发生了变化,学生也更为个性化。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要找准事件的关键,明确学生问题的起因。班级发生突发事件时,虽然我总试着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事件。但在解决问题上,无法对症下药,张鲁川老师让我看到了德育过程中“对症下药”的重要性,也明确了“德育有万法、德育无定法”的事实。教育应时而变,学生也在变,因此德育没有“兵法”,更没有标答。

 蒋荣蔚老师:

在聆听了张鲁川老师的讲座后,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认知。特别是探索班级“问题学生”解决对策时,特别要审视自己的带班过程,牢牢把握学生问题的根源,理解包容孩子的现状,关注孩子的需求,才能突破问题症结。

 高磊老师:

班主任的工作就像是社科研究中的田野调查,身处教育的原野中,虽然职责无边界,但教育启发的价值也无止境。而如何将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加以总结呈现,教育案例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次讲座让身为职初教师的我认识到如何学习别人的教育案例,寻找其成功的根源。又让我意识到教育案例的撰写具有科学性,翔实的分享也令我收获颇丰。身为新手班主任,也意识到自己处理问题时可以多参考教育案例,而自己和学生的接触也应该多一步思考、提炼和总结,形成自己的教育案例。

案例是理论的故乡,案例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通过此次讲座,全校的班主任经历了一次“头脑风暴”,希望他们带着所学,在研究性的建班育人实践中收获成功,为自己更多的赋能增效。